在浩淼的緬甸上座部佛教中找到恰宓禪師的座標並非難事,就從他的上師馬哈希尊者說起。
1948年1月,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佛教復興被列為國家獨立後的重要計畫。馬哈希尊者依據巴利《念處經》所弘傳的毗婆舍那禪法,可以準確、有效地安頓禪修者的身心,令禪修者進入八正道的修習,帶動了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修行毗婆舍那禪法的風潮。當時的總理吳努曾跟隨馬哈希西亞多學習禪法,親身受用後,在全國推廣馬哈希西亞多的禪法,於首都仰光和全國各地設立馬哈希禪修中心,並支持馬哈希尊者的海外弘法。在緬甸政府的支持下,馬哈希尊者所弘傳的毗婆舍那禪法,在二十世紀中葉成為緬甸境內弘揚最廣的毗婆舍那傳統。
 
1954至1956年期間,南傳上座部佛教於緬甸舉行「第六次聖典結集」時,馬哈希尊者擔任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尊者的「提問者」角色,以巴利語和當時擔任如阿難尊者「答覆者」角色的明貢持三藏法師(Mingun Sayadaw)進行佛典結集問答。除了質詢者的職責外,馬哈希尊者亦負責最後的審訂,即在審訂三藏的過程中若遇到任何文法、語源和措辭、用字的問題時,其他人都會徵詢他的意見。
 
佛陀入滅後不久,大迦葉尊者因痛心惡比丘的違反戒律和曲解法義,乃召集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進行第一次經律結集,當年結集程式是阿難尊者口誦經典、優波離尊者口誦律典,然後由大迦葉尊者三度質詢口誦內容,再經五百大阿羅漢共同認可通過。
據歷史記載,第一、二次結集僅口誦、質詢經律二藏而已。到阿育王時教內混雜、歧見紛爭,因而有第三次結集整理三藏之必要。當今南傳上座部巴利三藏即是第三次結集時編定。第四次結集大約在西元前一百年,在斯里蘭卡中部單普拉(Dhampula)的「阿廬卡石窟」舉行,此次結集的偉大貢獻是把一向口口相傳的三藏以巴利文寫在貝葉上保存。而第五次結集延長到1871年在緬甸曼德勒舉行,花了三年多時間重新校勘巴利大藏經,同時建立一處藏經塔林叫「古道陀石經院」,將巴利大藏經全部刻在720座石經塔上,長期保存。
而250年後的第六次大結集,將巴利藏經上的各種版本的論書和長部作了一次非常嚴密的校勘,論書方面包括律藏論書、長部論書、阿毗達摩論書等等,勘校後追加到巴利大藏經上去,且全部陸續刊印,以作為現代世上最具權威真實性的巴利大藏經新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