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緬甸僧團主要分為三派1:哆達摩派(Thudamma)、瑞景派(Shwe- gyin)、達婆羅派(Dvara)。三派之間
並無教理上的分歧,僅在戒律上,如所持什物、著衣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存在細微差別。如今緬甸境內不再強調派別,而多以法脈區分,流傳較廣的幾支為:莫哥禪法、帕奧禪法、孫倫禪法、馬哈希禪法等。莫哥禪法以十二因緣法為基礎,重義理也重觸受,止觀並行。
 

帕奧禪法從止入手,修行者被要求長時間的打坐聯繫,入門時間較其他法脈長。孫倫禪法的創始人是尊者迦毘(1878-1952),其禪法以出吸入吸為主。馬哈希一脈側重生活禪,修行時打坐與經行交替,行住坐臥都有禪法指引。
無論何種法脈,緬甸禪法皆遵從佛陀教導的「奢摩他」(Samatha)與「毗婆舍那」 (Vipasana)禪法。「奢摩他」對應漢傳佛教的「止」,指通過修行將心專注在單一目標上,獲得輕安、寧靜。單純修習「奢摩他」達到禪定,並不
能了悟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也無法斷除煩惱和解脫痛苦。
當「奢摩他」的禪修者達到深度的定力後,應轉向毗婆舍那的修習,對應漢傳佛教的「觀」—透過了悟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而體證涅槃,或達到解脫。
以此二法為依據,馬哈希禪法的入門修行以觀腹部起伏為法門—
置心(不是用眼睛)於腹部,觀照起伏變化,若剛開始察覺不出,可將雙手置於腹部。稍後,吸氣的起和呼氣時的伏會隨之明顯。此時,內心注意著,腹部起時知「起」,腹部伏時知「伏」,隨著每一個動作發生的同時注意它。觀照腹部上下運動的情形,但並不是注意腹部的形狀,而是真正去感受它緩慢運動時所造成身體壓力的感覺。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是一種在禪修時培養覺性、專注和內觀很有效的方法。

做禪修對象;對觀照力已強化的行者,則開始觀六根對境界的明白生滅。當然,觀腹部起伏並非強制,習慣採用安那般那念(觀呼吸)的行者,仍可將心放在鼻端,觀照呼吸的進出。
觀腹部起伏由馬哈希西亞多提倡而廣為人知,一度被誤以為是他發明的。起初教導時,馬哈希西亞多受到不少的批評與攻擊,因這個方法未曾在經典上記載。事實上,在他1938年開始宣揚觀腹部起伏之前,這禪法已流傳一段時間。

馬哈希西亞多採用觀照腹部起伏,理由如下:一、容易觀照、入門。二、容易辨識及容易獲得專注。三、觀照腹部起伏即是觀照身念處的風大,可直接觀察法的本質。四、在傳承上為明貢西亞多所採用的方法。五、行者統一採用相同的方法。對那些觀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觀腹部起伏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