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恰宓長老的一天從早餐供養開始。寺院餐食由信眾供養,供養一日餐食便是供養整個寺院,包括長老、侍者、出家人和修行者在內的早餐和午餐,以及下午的非時漿(緬甸佛教奉行過午不食,不僅出家人如此,所有短期修行者和大多數侍者也是如此)。供養如同出家,都是緬甸人盛裝出席的隆重時刻。緬甸男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多在少年時,王子打扮,向年輕的釋迦牟尼致敬。親朋好友齊聚祝福,出家是家庭中的一樁大事。供養則成為人們的特殊日子或事件的紀念,例如生日、結婚周年、親人往生、搬家、出家日、修行滿期等。
是日早晨是一對雙胞胎的六歲生日,一家人恭敬跪坐,長老逐條念出供養款項並回向給供養者:給寺廟的餐食供養、長老的健康供養、水電供養、寺廟維護供養等,單筆金額不高,但兼顧了寺廟生活的各個部分。負責寺院財務的是辦公室的一位老婦人Daw KhinHtwe,笑容樸素高貴,年輕時開過培訓機構, 40多歲的時候存夠了一筆可觀的養老金,打算買地蓋房。捐助的念頭後來居上,她把所有積蓄捐給了恰宓禪修中心,跟一個妹妹一起住進了寺院,首飾則送給了家中其他姐妹。由她得知,寺院收到的供養多有名目,專款專用。捐贈時可指定希望用於哪個部分,只有沒有明確說明的供養,會由長老分配至資金較稀缺的部分。
同一餐飯中,也有華裔婦人供養的一只餐包。她同樣進得廚房,在侍者的幫助下找到一只小碟子,把餐包小心翼翼地切成四份。一旁是翻譯曾師兄供養的兩顆粽子,也是切開分成幾份,加入長老的早餐桌。

也是這個早晨,一名中年男子進來三頂禮,把一份報紙恭敬地送到長老面前的桌上,再次三頂禮,離開。他是長老的報紙供養人,簡單滿足,寺院不會拒絕這樣的心。
更普遍的供養是托缽。隨恰宓禪修中心的僧人們在布薩日出門托缽,上午九時左右出門,沿路居民早已立候街旁,老人、夫婦、年輕人、嬰孩,手捧食物、日用品、袈裟或裝入信封的現金。一條天橋下的街道,隔著貧民區和富人區,但沒有供養的區隔。僧人們赤足托缽,路過泥地、水泥路、鐵軌。護衛托缽的侍者們同樣赤足,每到一處,先行幫忙攔下車輛,方便僧人們過馬路,司機們習以為常,有些會搖下車窗,拿出一部分現金給侍者轉交。同其中一位侍者聊天,得知他供養了其中一條水泥路,不忍心僧人們始終走在泥地裡。
托缽的僧人們神情坦然,不索取、無所求。翻譯曾師兄認為,托缽是一種圓滿,不是需和求的滿足,是放下自身的圓滿,也是幫助人們完成一次供養、一次無條件的付出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