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7-fa-yu-lu-01

 

佛陀教法與其他宗教教法不同,其他宗教的精神是認為教主可救度自己;而我們把佛陀當作導師,因此是以佛陀所說的教法來學習解脫與清淨的生活為命。 三藏內容是過去以大迦葉為主,結集三藏時說:「凡是世間有三藏教法及修習教法,等同佛在世間」,因此是根據阿難在佛入滅前所說:「佛入滅後,沒人可教導我們!」佛說:「我為汝等已說法,我入滅後,所說的法與律,當以為師。」

佛所說的「法」有兩種:一是,教法是佛所說的經典,稱為「經藏法」;二是,律儀是佛陀為弟子所制的戒行生活之注重事項。
教法有兩種 :

(一) 阿毗達摩法 : 勝過經典的教法,一般人難以了解,阿毗達摩法不離色身及周遭,日常的點滴,如不以正見覺察,就會認為阿毗達摩很難;如在日常中,能對色身及周遭,以智慧覺察,就可以容易了解。學習阿毗達摩時要特別去記憶法的術語、法語、名相,進一步了解其意義,如要來靈鷲山,先了解靈鷲山在哪,來的時間就可以縮短,且知道更多的知識,先了解名相及其特性相,善用正念與智慧才能了解各名相的特性,對經教要稍微用心就可了解,但對於阿毗達摩,需善用正念與智慧才能了解,所以對此內容,稱為阿毗達摩教法

(二) 四念處教法:其中身隨觀念處,這就是要憑正念觀察色身;心隨觀念處,以正念觀察依附在色的名法;法隨觀念處,以正念觀察與心一起升起的種種心所;受隨觀念處,以正念觀察種種的感受,以正見持續觀察身受心法,就可以除煩惱,而證得道智、果智。

律:當初有人不遵守經典與阿毗達摩的內容,佛加以制戒。
制戒有二:在家與出家。在家:針對在家,指五戒,身為父母要盡父母的責任、身為子女要盡子女的責任、身為尊師要盡尊師的責任。出家:優勝於在家戒律,出家四眾要遵守的戒律。

法與律是我們的導師。佛在世時,佛教化眾生;佛入滅後,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蘊成為八萬四千諸佛來教化眾生。凡遵守奉行法律必能除諸苦、享諸樂;反之,包括比丘(尼)、在家就會面對許多問題及苦楚。

過去有一居士,與出家人交好,一日問出家人問 :今天要做甚麼事?
答:布施。布施後仍不滿足,問有無更好的功德?
答:三皈。所以每天念皈依三寶,再問有無更好的功德?
答:持五戒。持戒後,再問有無更好的功德?
答:在布薩日持八戒。再問有無更好的功德?
答:持十戒。故以在家身分持十戒,再問有無更好的功德?
答:乾脆出家。
有居士到戒壇受具足戒時,大比丘為其說戒,比丘227戒,廣說九千億戒條,為避免升起煩惱要時時觀照,因戒條太多所以想還俗。大比丘帶其到佛前頂禮,他說「戒條這麼多,連呼吸都無法呼吸!」 佛說:「如果戒條少的話,你會留下來嗎?答:「可」 此時,佛說:「只需守兩條戒即可,亦即:『諸惡莫做,諸惡莫說』,於是他就留下了,不久證得阿羅漢果。」